《狂飙》在这个春节火了之后,一些早已年过不惑的中年人,得知演员张颂文的经历,都振奋了。


 
第一次听到张颂文这个名字,是在周文强老师的直播间里——究竟是何许人也,能被周文强老师点赞?

他,从又苦又累的基层工作起步:端过盘子、扫过厕所、帮人装过空调、当过流水线工人、也做过导游;他,曾跑了17年龙套,年收入曾不足2万;他,曾经因为练普通话,每天用舌头卷着石头练习;他,曾经三年跑过800多个剧组自荐,被拒绝800多次;他,早年没太多戏演,在家模仿官员、医生、警察,甚至是太监,认真研究和品味这些人物的特点。



拍《春风沉醉的晚上》,尽管他只有约1分钟戏,却以戏痴姿态与导演不断沟通细节。在拍吵架镜头时,由于太过投入,让旁人信以为真,竟引来了警察。

在电影《风中有朵雨做的云》里,他20天增肥31斤,拔光前面的一部分头发,只为与角色更贴合。

在《隐秘的角落》里,他饰演刚失去女儿的父亲。深夜出来吃馄饨,老板照旧给了三份,在寂寥的大排档,吃着本该属于女儿的那一份,眼泪汪汪的他艰难吞咽着每一个馄饨。



张颂文在开拍前绝食三天,每日睡觉不超过四小时,将一个因丧女之痛而吃不好睡不香的憔悴父亲演绎得让人落泪。

在拍戏上,张颂文不走捷径,宁愿选择“笨办法”。电影《1921》里,张颂文拍摄一场被围剿的戏时,突然问:“这哪里有泥啊?”当摄像师一路小跑跟上后,发现他居然在泥地里打滚。

在《革命者》里演李大钊时,在绞刑环节,为追求最真实的效果,张颂文拒用替身,一再坚持亲自上阵,反复拍了多次。他被勒到无法呼吸,是生理极限的真实反应,剧组道具师被他吓得腿发软。



进驻《狂飙》剧组时,他通过看纪录片来了解一些反派的外貌特征和心理活动。

开机前几日,他四五点就起床去水产市场观察商贩卖鱼。他和当地人聊天,观察他们的生活习惯。闲暇时间,他还去菜市场、医院,甚至向环卫工人、园林工人讨教学习……

深扒张颂文的个人经历之后,更加理解为什么周文强老师要在直播间提到他的故事——第一,他和周文强老师一样,都是从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逆袭成粉丝众多的大咖;第二,他身上有周文强老师推崇的一颗心,这颗心叫做匠心。

周文强老师最喜欢的人物或者电影,都有着以上两个影子——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的影子,以及匠心精神的影子。

比如周星驰饰演的九品芝麻官,面对大海滔滔不绝练口才,把鱼虾说到翻肚皮;比如《奇迹笨小孩》中的景浩,手上带着伤还认真带着全体员工拆卸零件,用硬实力换合格率;比如《雄狮少年》中的阿娟,对舞狮近乎疯狂的执着……

匠心精神到底有多难得?唐代张祜早有诗云:“精华在笔端,咫尺匠心难”。

周文强老师说:“我们很多人之所以不成功,就是因为没有匠心精神,或者说没有作品感……当你真正用心去做一件事,有作品感、要打造一个传世作品的时候,成功一定属于你。”



周文强老师在多年前就有坚持更新免费音频的习惯。三年前疫情刚爆发时,周文强老师在老家过年被隔离。

那段时间,因为在农村,白天很吵,再加上家里有两条狗,每天必须要等到凌晨两三点后,狗睡着了才开始录音频,保证作品音质。

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加拿大,把酒店空调关掉录音;在海南的炎炎酷暑中;把空调、排风扇、门窗统统关掉录音;在密不透风的地下室录音直到缺氧……只为每一个“不负光阴不负卿”的匠心作品。

为了提升演讲水平,周文强老师几乎学习了有关舞台的一切课程——声乐、评书、相声、演戏……在教育界刚刚出道的那些年,每次开课结束后,都要召开“扒皮大会”,请自己的员工一个个给到自己建议,不断提高课程质量。

周文强老师呼吁:希望更多国人做事的时候有作品感、有匠心精神,只有这样,我们国家才能有更多传承百年以上的民族品牌

如果说周文强老师从农民工到“财商教父”逆袭,为20+的年轻人打了个样,那么张颂文从导游到当红明星的逆袭,无疑给40+的中年人们打了一针满满的鸡血。



激动过后,还是要有点行动的,“专注做点东西,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,其它的,就留给时间去说吧”。
 
作者:伽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