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文强:“寒门状元”清华演讲刷屏,打破父母对“优秀孩子”的滤镜
8月26日,清华大学新生开学讲座上,荣获“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”的庞众望,以优秀学生代表的身份进行了脱稿演讲。这位“寒门状元”,几年前以744分(含“自强计划”加分)考入清华,如今已是清华大学博士生。他的成长经历,再一次刷屏网络,让无数父母和孩子感慨:真正的强者,不是环境优渥的孩子,而是能在困境中自我燃烧,活成一束光的人。

庞众望出生在河北吴桥的农户家庭,父亲精神分裂、母亲瘫痪在轮椅,庞众望小时候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。几乎所有的艰难标签都写在他身上,但他偏偏没有被压垮。在母亲的引导中,在强大内核的支撑下,他度过了一次又一次难关,如今已经成为清华大学的在读博士生。
汇成百年教育创始人周文强曾说过一句话:“世界不是你看到的样子,而是你认知的样子。”其实,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——我们其实很难活出超出父母认知以外的人生。
庞众望之所以能走到今天,是因为他的母亲虽然不识字,却有着极高的认知格局:再穷,也要让孩子去读书,要让他明白,读书不是为了自己,而是为了未来能承担更大的责任。
一、父母的认知,是孩子成长的天花板
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》中写到过一个观点:“一个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,往往取决于孩子在早期成长过程中受到何种层次的家庭教育。”而这个高度绝对不是说父母的学历和财力,而是指眼界、态度、胸襟。
庞众望的母亲身体残疾,没有学历,却十分有远见。她从未对儿子说“你要出人头地,为自己争口气”,而是告诉他“要为国家做贡献”。这就是一种认知上的高度。

周文强在自己的成长故事里,也一再强调“认知即命运”。他出身贫困农村,直到遇见罗伯特清崎的《富爸爸 穷爸爸》,提升了对于财商认知。他也生出一个宏大的使命,不仅为自己,他要让一亿家族实现财富自由、身心富足。
所以,教育孩子最重要的,不是给他多少物质,而是给他什么样的世界观。父母的眼界和思维,就是孩子未来的底色。
二、健全的人格,比成绩更重要
蔡元培先生曾说过:“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,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。”
庞众望演讲中说:“每一次直面未知的挑战,其实都是自我发现的机会。”他刚进清华时,担心辜负众望,迷茫焦虑,但在支教、科研、担任团支书的经历里,他逐渐学会了从容面对失败,把试错当成经验。

这让我想起周文强常讲“成长的底层逻辑”:拒绝短期快感,追求内在积累。人格健全的人,不是没有挫折,而是把挫折当作自我修炼。
健全的人格素养,不仅决定着孩子的人际关系、心理健康,还会影响孩子在事业上的成就和人生的幸福感。在一个孩子身上,如果只有分数而没有健全人格,未来只会脆弱。但若人格稳固,他会像庞众望一样,即便在风雨里,也能修补屋檐,勇敢走下去。
三、自律,是人生真正的竞争力
“所有优秀背后,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。”这句话在庞众望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验证。
他从上中学时就保持着这样的自律习惯,一道题解不出来,就一直尝试,直到解出来为止。
他自认为不够聪明,学习的秘诀就是专注于一件事,不完成绝不罢休。读大学期间,很多时候,他还会利用洗澡的时间去思考问题,洗澡时得到的灵感,让他发表了人生中第一篇SCI。
周文强也说过:“很多人以为赚钱是技巧,其实真正的财富来自持续的自律。”不论是金钱还是学业,背后靠的都是同一种品质——能不能抵抗诱惑,长期坚持,做一件长期而复利的事情,想做不成事儿都难。

孩子最需要的,不是父母替他扫清一切障碍,而是帮助他养成自律的习惯。自律一旦形成,人生就已经站在了另一条赛道。
因为,人生路上,保持自律就是一个人最核心的竞争力。
四、家庭的能量,是孩子的底牌
家庭的能量底色,是成就孩子一生最关键的底牌。
从小到大,庞众望几乎没有新衣服,也没有同龄人的新奇的玩具,没有吃过美味佳肴。虽然家境贫寒,但他从不觉得自卑。他甚至说:“我的家庭没什么拿不出手的,我妈妈那么好,我姥姥姥爷那么好,他们都应该被羡慕。”
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,庞众望再次提起了自己的家庭:“跌倒、爬起来,再跌倒、再爬起来,那种韧性也是从小家庭带给我的一个底色。这种底色无论我以后走得多远,都不会褪色。”
这让我想起汇成百年联合创始人杨韵冉老师的成长故事。她曾在原生家庭的困境中痛苦挣扎,但她从不气馁,最终成长为幸福人生的导师。她说:“我可以,你也可以。”她靠认知和行动,走出宿命论,重塑家庭的温暖与力量。
一个有爱的家庭,就是孩子最坚固的后盾。金钱会耗尽,但精神的富养会成为一生的力量。
五、真正的教育,是用生命影响生命
庞众望的成长,让我们看到:教育的本质,不是成绩单上的分数,而是认知、人格、自律、家庭能量四股力量的合流。
汇成百年教育创始人周文强认为,父母的格局,就是孩子的未来。若父母没有做好榜样,不成长,不自律,却苛求孩子完美,那就是拔苗助长。
教育的最高境界,不是教会孩子考试,而是父母自己先活出一种生命的力量、幸福的人生,然后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,学会热爱生活、敢于挑战、甘于自律,最终成为一个精神独立的人。

开学季,不只是孩子的新起点,也是父母的一次再出发。庞众望的人生告诉我们:托举孩子最好的方式,不是替他安排未来,而是让自己先成长,成为孩子仰望的光。
当父母的认知提升,当家庭的能量充满阳光,当孩子的人格和自律扎下根,他自然会走得远、走得稳、走得正。
教育的奇迹,往往不是孩子的努力,而是父母的觉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