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文强:让自己有用,比有钱更重要
比如:看到别人东西掉了,弯腰捡起来;走在前面,快两步帮人开个门;公司来了实习生,不只是想“他能给我带来什么”,也会问“我能为他提供什么帮助”。这些小小的举动,看似微不足道,却在不知不觉间,塑造了你在别人心中的形象。下次有机会,他们自然会想起你。
周文强老师的人生,就是“有用”哲学的最好注解。
一、被需要,才是最大的底气
周文强出身贫寒,很多人困在贫穷里,会怨天尤人,但他反而在那时就想明白一个道理:如果自己想要改变命运,就必须先让自己变得“有用”。他做过各种工作,当过修车厂的学徒,车床厂的机工、建筑工地的民工、电脑城里的销售、卖房子的中介……

他常说:“哪怕你只是个扫地的阿姨,你也在销售自己的体力。因为你有用,别人就愿意付你工资。”正是这种意识,让他在最底层的时候,也不自暴自弃,而是不断提升自己。
很多人被困在职场的焦虑里,本质就是没有找到“我对谁有用”的答案。一个人只想着“别人要给我什么”,而不是“我能给别人什么”。
二、利他,才是最好的投资
在财商教育的课堂上,周文强经常强调:想遇到贵人,先要成为别人的贵人。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,但落到现实,能做到的人很少。
多数人做事,都习惯先盘算:“我能得到多少回报?”但真正长远的人生智慧是:先去想“我能贡献多少价值?”

这就像前面提到的——帮人开门、帮人捡东西——是一种生活习惯,更是一种思维训练。它会让你随时处在一种利他的状态,而这种能量,会不断吸引到合作与机会。
汇成百年教育的理念也是如此。它不是单纯教人“如何赚钱”,而是教人“如何创造价值”,因为钱永远只是结果。只有当你不断利他,不断对别人“有用”,财富和资源才会持续流入。
三、创业最大的痛点:只想索取,不愿付出
很多创业者失败的原因,不是模式不行,也不是资金不足,而是他们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。很多人创业,只想着“我要拿到融资、我要赚到客户的钱”,却很少问自己:“我能解决客户什么痛点?能帮他们提升什么价值?”

周文强走入财商教育的发心是:他学习并实践了罗伯特·清崎的财商,兼收并蓄研发了自己的《财道》课程。他想的是,我该怎样帮助别人,我怎样把学到的知识传递出去。这是这个理念让汇成百年教育成为财商教育领军企业。
这背后的认知转折,正是从“索取”到“给予”。
一个人如果总想着“我想要”,别人自然会躲远。但如果你总在想“我能帮到谁”,你就会不断被需要,而这才是创业能活下去、能做长久的根本。
四、真正的强者,都选择“有用”
在周文强的眼里,一个人真正的财商,不是看你赚了多少钱,而是看你能不能持续对别人有用。钱只是短暂的流动,而价值才是持久的力量。
所以,别再焦虑背景、人脉和机遇。你要做的,就是在任何时候,都去问自己一句:此刻,我能为眼前的人,做点什么?

当你不断重复这种思维训练,你会发现:
在职场,你会成为同事与上司最信赖的人;
在创业,你会成为客户与伙伴最愿意合作的人;
在家庭,你会成为最能带来温暖的人。
人这一生,最怕的不是没钱、没资源,而是没价值感。而最强大的生存底气,就是——你走到哪里,都有人需要你。
结语:想遇到贵人,先成为别人的贵人
周文强常说:“你想遇到贵人,先要成为别人的贵人。”这句话,正是“有用哲学”的核心。一个人若能坚持在任何时候都去贡献、都去利他,就会成为一个别人遇事时第一个想起的人。
所以,别把“有用”理解成卑微,而要把它理解成最大的力量。
你越有用,你就越自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