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在《清华毕业当保姆?轨道比面子更重要》文章中,作者阐述了找轨道是择业的重中之重。那么问题来了,现如今有些年轻人找工作的态度有点飘,喜欢把“这个不是我的爱好”、“那个不是我的 轨道”挂在嘴边,高不成低不就,其结果,就是啃老族越来越多。

又是一年毕业季,2021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,已达909万人,此外还有海归和未就业的2020届毕业生加入求职大军。


 
 
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统计,城镇16-24岁年轻人失业率高达13.6%。这意味着一批新的肯老族即将出炉,为其父母增添沉重的负担——毕业就失业,“啃”你没商量。
 
 
 
据相关媒体调查,“啃老族”主要有以下几类:一是应届毕业生,因就业完美主义倾向始终“不肯入瓮”;二是刚上班没多久就无法适应,自动离职或被辞退,安于家里的舒适区,不敢再挑战职场;三是“创业幻想型”青年,梦想高远,却不能贴地飞行,缺乏真才实学,好高骛远,不愿“寄人篱下”,被人管束;四是频繁跳槽,如同不停换对象一样挑花了眼。最后看什么工作都不顺眼,只能赖在家;五是下岗青年,过去安逸惯了,与快节奏、高要求的新岗位相比,越比越不如意,干脆闲赋靠父母。

啃老问题目前已经是一个世界性难题。

在韩国,30多岁未婚人群中半数以上与父母同住。就业形势严峻、居住成本上升让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单身,而成年后未能实现经济和精神独立的“啃老族”大幅增多。

在日本,啃老的比率竟高达120多万人,他们从未脱离父母庇护,这支庞大的队伍中,大多以单身人士为主,据说这类族群中曾有人无业蜗居高达40年。

在英国,年轻人离开家的年龄越来越大。很多孩子18岁后仍和父母同住,父母需要帮他们支付餐饮、水电等费用,每月大概要支出四百多英镑。很多父母因为支付不起孩子的开销,还要出去工作或兼职赚钱。

在美国,因疫情原因,去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返回父母家中。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数据,去年夏天被迫返回父母家庭的18岁至29岁的年轻人比例高达52%。

毕业就啃老,遇挫就趴窝!白吃白喝还不是最可怕的,最可怕的是厚颜到各种借款、贷款、各种信用卡都要父母来还,成为“吸血鬼”式子女,把整个家庭拖向火坑。到底是父债子偿,还是子债父偿?

有这样一位少年,他,在14岁最理所应当“啃老”的年龄,因为父亲负债,毅然选择辍学打工。他进工厂进工地、看网吧睡公园,甚至在架高压线的时候九死一生。他尝试过26种不同的工作,并且对每一份工作都全力以赴,边工作边学习。他没有嫌弃过任何一份工作低贱或辛苦、没面子,他为父亲还清了所有负债并且成为了家族的骄傲,他被称作中国的富爸爸,他立志成为中国财商教育的终身推动者。
 
 
 

他,就是汇成集团的创始人——周文强。同样是85后,有人还在找着种种借口持续啃老,有人已经在孝养整个家族,并且倾力回馈社会。

仍然蜗居在家心安理得啃老的年轻人,该清醒一下了,这世界哪有所谓的风和日丽、岁月静好,只不过有人在为你遮风挡雨、负重前行。

梦想是要有的,但是下一片面包在哪里,也很重要,推开你的家门,先去挣下一片面包,自食其力填饱肚子以后,你才有资格和尊严去研究你的轨道和梦想。

“有的人活着,他已经死了;有的人死了,他还活着”——珍惜生命,远离啃老!

来源:方胡汐纹|编辑:七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