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日,唐山打人事件在全网炸开了锅。各路明星、网红纷纷发声、义愤填膺。

 
没料到,唐山继“烧烤店事件”之后,“打砸蛋糕店事件”、“酒吧内被殴打及非法拘禁事件”纷纷被曝光,“扫除黑社会势力”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话题。

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,的确让人愤怒、让人痛心、让人揪心……
 

然而冷静下来,深思一下,除了制造严惩施暴者的社会舆论,我们还能做些什么?

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类似事件防患于未然?因为任何一种“严惩”,无论对于受害者还是施暴者来说,都是一种无奈之举。

如果想让一座花园不要布满杂草,最好的方式是种满鲜花。

所以,惩罚罪恶固然是民心所向,但是,比惩罚罪恶更为关键的,是在每个人的心灵花园“种满鲜花”。那么,如何“种花”?

世华财商学院院长周文强老师说:全民觉醒,才是止恶扬善的最佳途径。


 
周文强老师曾经解读过阳明心学中的四颗星——恻隐之心,恭敬之心,羞恶之心,是非之心。

周文强老师还曾经解读过阳明心学四句教:“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。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”。

周老师认为:参与事件的男性并非生来就是恶人,因为人人生来都“无善无恶”。之所以会有如此行径,是因为“意之动”。


 
那么如何改变这类人的习气呢?唯有让他们懂得“致良知”,让他们“知善知恶”,而后“格物”,最后“为善去恶”。

阳明先生说:“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”。

宋朝柴陵郁有一首《悟道诗》:“我有明珠一颗,久被尘劳关锁,今朝尘尽光生,照破山河万朵”。

每个人生来都“有一颗明珠”,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、践行圣贤智慧,就是让“这颗明珠尘尽光生”的路径。

子曰: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。

中国传统文化渊源流长,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古圣先贤们的宝贵智慧。他们历经千险万难传承下来如此博大的璀璨文明就在我们的身边——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最好的,让我们觉醒的民族文化。


 
古圣先贤的经典作品:从“四书五经”到“诸子百家”,从老子到孔子到王阳明再到曾国藩,无一不是让我们遵循“圣人之道”,找回那个“原本具足”、“尘尽光生”的自己。

为何我们不去效仿先贤,习之而成长为有格局、有使命的正人君子呢?

为什么有些人非常努力、却诸事不顺;为什么有些人看似很能赚钱,却财来财去一场空。究其缘由,总难离开这个字——“德”。


 
古人说:“厚德载物”、“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”。长树先长根,立人先立德,根乃树之基,德乃人之本。

周文强老师除了解读过阳明心学之外,也解读过“四书五经”,他说:这些2500年前的圣贤智慧支撑这我们这个民族走了2500年。谈及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有关于如何做人的修身之法,他告诫粉丝们要践行:“仁义礼智信、温良恭俭让、忠孝勇恭廉”。

周文强老师绝不止是一位教财商的老师,他说:合道天成!在教财商之前,先要教做人。他鼓励每一位粉丝拥有一颗“成圣之心”,先“近道”、后“得道”、最后“成道”。

尼克松在一本《1999不战而胜》书中写到:“当有一天,中国的年轻人不再学习他们的传统文化时,那我们就不战而胜了。”作为炎黄子孙,看到这句话,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不禁油然而生。

外国人都在疯狂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,而中国人如果忘记了向古圣先贤学做人,如同“近水楼台未得月”一般令人扼腕痛惜。

如果全世界的每个人都能学习并践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圣贤智慧、如果每个人都能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年代觉醒,唐山,何须扫黑除恶?地球,何须惩恶扬善?人人都已在践行“为善去恶”的“格物”。

四大文明古国,只有中国还是中国,其他的三国,都加了“古”字。历史可见事、文化可立德!目光所致,皆是华夏,五星闪耀,皆为信仰。

让中国古圣先贤的智慧,像鲜花一般,种进每一颗长满杂草的心灵。让中国传统文化,点亮这沧桑人间,照亮全民觉醒的道路。
 
作者:方胡彤轩|编辑:之昂张